手機升級3G 你被當肥羊?

更新日期:2007/10/15 07:10 記者:記者林新輝/台北報導

手機門號2G轉換3G,手機升級,但消費者的權益卻降級。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評估報告,消費者在辦理原手機門號升級,電信費用帳單未列計價方式,有無錯帳,消費者無法得知,預算中心並點名NCC、公平交易委員會難辭其咎。

3G手機當紅,根據業者估算,至二○○八年,國內3G手機的普及率將達四百萬戶,國內行動電話業者,無不爭相投入,紛紛推出原手機門號2G升3G的服務,但消費者還不知道可能成了冤大頭。

立院預算中心提供的「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整體評估報告」,消費者申請2G升3G時會出現損害權益的缺失,第一,電信費用帳單未列計價方式,若發生錯帳,消費者無從得知。

報告中並舉中華電信為例,每個月收到的電信費用帳單,沒有列出各項電信費用的單位價格及使用量,只列出金額,致使消費者有無被額外計量收取費用,均無法得知,顯然有違消費者保護法及電信法的規定。

第二,手機優惠方案的產品保固期起算點模糊不清。消費者雖然購買3G手機,但須等待十七個工作日,3G的功能才能開通,這段期間,消費者只能以原先的2G卡暫時使用,但手機的保固期是從申購的當天就開始起算,無法測試手機的3G功能,對消費者不公。

再者,契約並沒有清楚載明業者促銷贈品內容相關費用,消費者淪為冤大頭。業者推出門號加手機促銷方案,常搭配贈送「有期限的加值服務」,可是業者沒有明確告知消費者贈送服務的起訖時間及內容,究竟是從申請日起算,還是從3G開通日起算,經常發生消費者超出期限仍繼續使用,被行動通訊業者收費仍「莫宰羊」。

報告中指出,為保護消費者權益,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應儘速修法,確實要求業者提報,並定期或不定期依法查核電信業者命其改善。

另外,公平交易委員會應該針對電信業者促銷手法,徹底了解是否有違反行動電話市場交易資訊透明化之規定,維護交易秩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ana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